福建農林大學是農業農村部、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學,是福建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。學校前身是1936年私立福建協和大學設立的農科和1940年創辦的福建省立農學院。學校秉承“研究農業高深學術,造就專門人才”的辦學傳統,牢記“強農興農”的報國使命,扎根八閩,根植三農,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,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,成為一所學科門類多樣、培養層次完整、師資力量雄厚、學術影響廣泛的研究教學型大學。辦學80多年來,學校在培養高質量人才、開展高水平科學研究、提供高效益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豐碩辦學成果。
學校是福建省省屬高校中最早招收研究生和最早獲得博士、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。學校積極構建“一體兩翼”學科發展格局,即以農林學科為主體,具有農林特色的工科和人文社科為兩翼,促進農工、農文交叉融合和協調發展。學校農林主干學科整體實力居國內同類高校前列,生命科學基礎學科發展優勢明顯,特別是植物科學相關領域研究在國際上居領先地位,具備較高的國際學術影響力。
學?,F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(含培育),2個農業農村部重點學科,7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學科;6個福建省高峰學科,12個福建省高原學科。學?,F有1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,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,2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,1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,1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,覆蓋了農學、理學、工學、經濟學、管理學、法學、藝術學7個學科門類。學校有植物學與動物學、農業科學、化學、環境科學與生態學、工程學、生物學與生物化學、微生物學7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%行列。
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,學校21個一級學科參評,共有17個學科進入榜單。B類學科有10個,其中B+檔(10%~20%)學科4個(植物保護、林學、生態學、風景園林學)、B檔(20%~30%)學科2個(生物學、食品科學與工程)、B-檔(30%~40%)學科4個(林業工程、園藝學、農業資源與環境、農林經濟管理);C類學科有7個,其中C+(40%~50%)檔學科3個(馬克思主義理論、作物學、公共管理)、C檔(50%~60%)學科1個(畜牧學)、 C-檔(60%~70%)學科3個(統計學、獸醫學、工商管理)。
展望未來,福建農林大學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,以強農興農為己任,加強內涵建設,聚力改革創新,全面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,服務國家和區域戰略需求,培養知農愛農新型人才,努力把學校建成“創新人才的培養基地、知識創新的研究基地、關鍵技術的攻堅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孵化基地”,奮力譜寫建設農林特色鮮明的全國一流大學新篇章。
一、國家、部級重點學科
1.國家重點學科(含培育)(2個)
植物病理學、作物遺傳育種
2.農業農村部重點學科(2個)
植物病理學、作物遺傳育種
3.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學科(7個)
林學、林業工程、風景園林學、生物學、生態學、農業資源與環境、農林經濟管理
二、福建省高峰、高原學科
1.高峰學科(6個)
植物保護、林學、食品科學與工程、作物學、林業工程、農業資源與環境
2.高原學科(12)
園藝學、農林經濟管理、生物學、生態學、風景園林學、馬克思主義理論、農業工程、環境科學與工程、畜牧學、獸醫學、工商管理、公共管理
三、學位點
1.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(12個)
作物學、植物保護、園藝學、林學、生物學、農林經濟管理、林業工程、食品科學與工程、農業資源與環境、生態學、風景園林學、農業工程
2.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(1個)
獸醫
3.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(27個)
作物學、植物保護、園藝學、林學、生物學、農林經濟管理、林業工程、食品科學與工程、農業資源與環境、畜牧學、農業工程、獸醫學、機械工程、交通運輸工程、環境科學與工程、應用經濟學、馬克思主義理論、工商管理、公共管理、生態學、風景園林學、統計學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、化學工程與技術、水產、設計學、地理學
4.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(17個)
金融、電子信息、機械、材料與化工、土木水利、生物與醫藥、交通運輸、農業、獸醫、風景園林、林業、工商管理、公共管理、法律、會計、藝術、翻譯
5.普通本科專業(74個)
現有本科專業74個,其中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3個,福建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3個;設置生物科學(生物育種方向)等10個嚴家顯實驗班;建有風景園林、園藝、農業資源與環境、生態學4個中外合作辦學本科專業。